润泽园艺场杏建园前处理技术
建园地的位置
地势的选择:不同的地势形态对于建园有不同的选择。
平地。平地杏园的气候变化较缓和,水土流失少,一般树体高大,树叶茂密繁盛,产量高。其中平地中的缓坡地和河滩地,排水、通气良好,有利于杏树的生长,是发展优质高档杏的好地方;平地中的低洼地,土壤易积水,通气不良,也易造成冷空气沉积,杏树易遭受晚霜低温冻害,产量不稳,果实品质也差。
山地。山地杏园的气候与土壤分布情况呈现垂直变化,在通风、日照和排水等方面比平地好。中低山地和丘陵是建立杏园的好地方,但必须注意坡向和坡度。一般坡度为5°-20°的缓坡与斜坡地带,是发展杏树的好地段,若坡度过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薄且易干旱。南坡比北坡暖和,升温快,日照充足,物候期开始得早,果实着色好,成熟早,品质也好。山地建园应避开风口和山坡中的凹地与谷地,因为这些地方春天易积聚冷空气,使杏树花期遭受晚霜危害。
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高档**杏生产基地必须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无工业或矿山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的存在,基地要距离公路50m-100m以外,该地域的大气、灌溉水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大气监测标准。大气监测可参照国家制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82)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以下3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生产**和**果品的环境质量应达到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或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的空气质量要求。
灌溉水标准。果园灌溉水要求清洁无毒,并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 5084----92),其主要指标是:pH值5.5~8.5,总汞≤0.001ml/L、总镉≤0.005 ml/L、总砷≤0.1 ml/L (旱作)、总铅≤0.1 ml/L、铬(六价)≤0.1 ml/L、氰化物≤0.5 ml/L、氯化物≤250 ml/L、氟化物≤3 ml/L(高氟区)或≤2 ml/L(一般区)。除此以外,还有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等项。水质的污染物指数分为3个等级:l级(污染指数≤0.5)为未污染,2级(污染指数为0.5-1)为尚清洁(标准**内),3级(污染指数≥1)为污染(**出警戒水平)。只有符合1-2级标准的灌溉水才能生产**果品。
土壤标准。土壤污染源主要有:水污染,它是由工矿企业和城市排出的废水、污水污染土壤所致;大气污染,由工矿企业以及机动车、船排出的有毒气体被土壤吸附所致;固体废弃物污染,由矿渣及其他废弃物施入土中造成的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由农药、化肥施人土壤中导致土壤被有害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因此,果园土壤监测的必测项目是:汞、镉、铅、砷、铬5种主要的有害元素和六六六、滴滴涕两种农药以及pH值等。其中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标准均不得**过0.1ml/kg,5种主要的有害元素的残留标准因土壤质地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采用与土壤背景值(本底值)相比,具体可参阅中国环境质量监测总站编写的《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污染程度的划分主要依据测定的数据计算污染综合指数的大小来定,共分为5级:其中l级(污染综合指数≤0.7)为安全级,土壤无污染;2级(污染综合指数为0.7-1)为警戒级,土壤尚清洁;3级(污染综合指数为1-2)为轻度污染,土壤污染物**过背景值,作物或果树开始被污染;4级(污染综合指数为2-3)为中度污染,即作物或果树被中度污染;5级(污染综合指数≥3)为重污染,作物或果树受严重污染。只有达到1-2级的土壤才能作为生产优质高档**果品基地。
润泽园艺场杏水肥管理技术
萌芽期及开花前期
萌芽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本次追肥有利于花器官的分化完善和枝叶生长。追肥的种类主要是多元复合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用肥量应占全年用量的30%-40%,一般每生产100kg果实全年按纯氮0.526kg、纯磷0.221kg、纯钾0.402kg计算。此外,对有缺素症的杏园,这次追肥也可施相应的微肥。若缺锌可喷施0.2%-0.3%的硫酸锌,缺硼可喷施0.2%的硼酸或0.3%左右的硼砂,缺铁可喷0.2%-0.3%的硫酸亚铁等。追肥方法除用穴状、条状沟、放射状沟等方法外,在干旱缺水的也可用穴贮肥水法,即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整好树盘后,在树冠外围挖直径30cm、深35cm左右的穴,穴中加一个直径约20cm左右的草把儿(玉米秸、麦秸等均可),高度约低于地表5cm,用水泡透后放人穴内填土,然后灌肥液4 kg左右,最后覆膜,将穴中心的地膜扎一小洞,平时用石头封住,防止水分蒸发,降雨时雨水可顺小孔流入,若无雨,每15天左右浇4L水。在花芽分化期可再灌1次肥液。
花前。花前两周可喷1次0.3%尿素、1.0%过磷酸钙澄清液、0.3%硫酸钾混合液或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开花前10-15天灌 1次透水,以补充树体冬季水分消耗,保证开花、结果和新梢生长的水分需求。
开花期
盛花期。此时喷0.2%左右的硼酸或0.3%左右的硼砂,有利于坐果和防治缺硼。
在盛花期,将花粉与滑石粉或淀粉按体积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用喷粉器喷授。或者按花粉:葡萄糖:尿素:硼酸:水=1:1:1:1:500的比例配置成花粉液,混匀后用喷雾器喷授。
开花后施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补充花期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坐果和促进新梢生长。这时幼果迅速膨大与枝叶旺盛生长对氮素的需要量很大,如果供应不足,不仅落果严重,而且枝叶生长受到阻碍。
结果期
花芽分化期。此时正值新梢旺长、花芽分化、果实硬核期,是杏树的需肥临界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此期追肥以多元复合肥或氮磷钾复合肥为好,每株结果树追施100-250g为宜,环状沟撒施或放射状沟撤施或条状沟撒施均可。
幼果期向树冠各均匀喷一次150-200毫克/升的硼肥或0.2%-0.3%磷酸二氢钾,促进提高坐果率。
疏果。在落花期后两周时,轻摇主枝促进授粉受精不良的果实脱落,再疏除过多的、个小的、畸形的果实,较晚在硬核期前完成疏果工作,促进保留果膨大,减少营养浪费。
果实膨大期
催果肥。在果实采收前15-20天,即中晚熟品种果实*二次迅速膨大期施速效性钾肥,有利于增大果实,增加含糖量,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此期可喷0.3%硫酸钾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
果实膨大期保证水分供应较为关键,此期灌1次水促进果实膨大和新梢生长。果实缓慢生长期也是果实硬核期,是杏仁发育的关键时期,为杏树需水临界期,此期可灌1次水。
喷施微量元素
收获期
采收肥。在果实采收后,结果大树每株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kg左右,或追施腐熟的饼肥2kg左右。这次追肥可补充大量结果所消耗的氮,同时补充的磷钾肥,有利于花芽分化,恢复树势,降低雌花败育率,增加树体内养分积累,充实枝条和提高越冬抗寒能力,为下年丰产奠定基础。
采后水。果实采收后至入冬前,为保证花芽分化,结合秋施基肥灌1次水。土壤封冻**周左右灌1次透水,保证树体休眠期的水分消耗和来年萌动前的水分代谢需要。